Home
1
Hot News
2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3
2022/11/28 "Gun Drawer" Power Competition! There are only 4,380 charging cables in Taiwan...Electric cars have to wait in line for 30 minutes4
WESTERN APPLIED TECHNOLOGY CO., LTD. Rm. A, 6F., No. 236, Sec. 1, Ziqiang Rd., Sanchong Dist., New Taipei City 241032 , Taiwan (R.O.C.)
【2023經濟大預測】電動車取代油車,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隨著更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漸成主流、眾家爭搶的新戰場固態電池,以及充電樁的大量設置,將推動電動車體驗到新境界。為了讓充電樁加速普及,各國政府積極推出補貼政策,鼓勵消費者和企業設樁,也帶來價值上千億美元的龐大商機。圖片來源:邱劍英攝分享其他文 楊孟軒  康陳剛   天下雜誌763期發布時間:2022-12-08257瀏覽數2022年7月,藝人林志穎駕駛白色特斯拉在桃園發生自撞車禍,底盤電池被橋墩刮過,車身瞬間燃起熊熊大火,怵目驚心。2022年前三季,全球已經累積銷售超過700萬台電動車,但電池碰撞容易起火的安全疑慮,卻始終揮之不去。包含通用汽車、BMW、比亞迪與現代等大型車廠,近年都曾召回旗下電池異常的車型。長久以來的安全問題,就在2021年底,特斯拉宣布入門車款將改用磷酸鐵鋰電池之後,出現轉機。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不如目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續航力較弱,但是安全性更高,加上不需用到鈷、鎳等貴金屬,成本低了3成。有了特斯拉當領頭羊,福特和賓士也跟進,未來將發表採用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根據集邦科技統計,目前磷酸鐵鋰電池全球裝機量佔比約3成,預估在2024年將成長到6成,取代三元鋰電池成為主流。百家爭鳴新戰場:固態電池在磷酸鐵鋰電池之後,下一個接棒的可能是固態電池。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呂學隆解釋,固態電池就是將液態電解液,更換成固態電解質,能耐高溫且不易燃。當電池安全性提升後,正負兩極更可以換成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大幅拉高電池效能。廣告目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極限是每公斤300瓦時,而固態電池可以達到每公斤500瓦時,被視為是解決續航力問題的關鍵技術。「全球主要車廠電池發展技術規劃,都把固態電池視為終極目標,」呂學隆說。其中豐田是低調王者。在東京奧運展示了使用固態電池的LQ概念車,作為聖火傳遞與馬拉松項目的前導車輛。《日經新聞》與調研機構合作調查,發現豐田手中握有1300項固態電池專利,居全球企業之冠,數量是第二名松下的2倍之多。不只電池廠和車廠,呂學隆更估計,目前全球投入固態電池研究的新創就超過30家。最受矚目的兩家都有大企業支持,比爾蓋茲與福斯投資的QuantumScape,以氧化物作為固態電解質的材料;而Solid Power背後有福特和BMW金援,以硫化物作為材料切入。廣告而台灣,輝能獲得戴姆勒集團投資,並與越南電動車廠VinFast合作研發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也在高雄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的動土典禮宣示,將在2024年試產固態電池。(延伸閱讀:逃亡、暴動後,鴻海巨型工廠還管用?電動車全球佈局的新祕密武器)在電動車成本中,電池系統佔比最高,因此各家大廠都積極發展電池技術。圖為鴻海在科技日展出的無負極固態電池。(王建棟攝)只是固態電池商業化還有段距離,呂學隆指出,鋰離子在固態介質中傳導性差,會影響充放電效率,技術上仍待突破。因此各大廠量產的時程表,普遍落在2027年後。充電站產值將超越個人電腦不只電池技術進步,充電站的普及也讓電動車產業發展加速。廣告研調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預估,2022年全球電動車充電站市場產值約465億美元,接下來每年平均以31.5%的幅度成長,2030年達到4173億美元(約13兆台幣),將超越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規模。驚人的爆炸性成長,來自公部門的大力投資。像是美國拜登政府2022年宣布「國家電動車基礎設施(NEVI)公式計劃」,將在全國主要公路上每80公里設置一座充電站;歐盟也提出在跨歐洲運輸網路,每60公里就要有一座充電站,其他如中國、英國、日韓也在推動相關目標,可說全球都為了電動車時代的來臨邁開腳步。台灣也緊跟這波設樁大潮,交通部規劃2025年全國將有6500座充電樁,比目前的2100座增加2倍,未來我們會在商場、百貨和國道服務區看見愈來愈多充電樁豎立在停車格旁。廣告充電樁不只是為車輛提供能源補給,大至國家級的電網規劃,小到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勢必都會受到牽動。發展可連網、能即時調控的智慧充電樁,就成了必然趨勢。「現在台灣家內充電樁可能不到5成可連網,但以後智慧充電會變標準配備,」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黃雅琪斷言。她解釋,智慧充電樁能遠端開關充電,車主可以藉此避開用電尖峰時段,省下大筆電費;甚至,能控制充電速度和功率,像是充到一定電量就放緩充電速度,避免社區電力系統超載。ABB台灣電氣事業部業務副理許雅妤則指出,公用充電樁的付款機制也要用到連網功能,甚至已有充電站營運業者利用可連網的家用充電樁,發展出「共享樁」的新商業模式,讓私人充電樁成為公用充電網路的一環。價值上千億美元的充電樁市場正在快速成長,發展大功率、智慧連網產品將是業者競爭的關鍵。(黃明堂攝)續航更強的快充競賽持續中對充電樁業者來說,要挑戰價值13兆的龐大市場,成功關鍵則在於誰能從「功率」拉力賽中勝出。廣告為了迎接未來電池更大、續航更強的電動車,來自瑞典的ABB、澳洲Tritium、韓國Signet和Chaevi等業者,也都推出了350千瓦充電樁,台達電更已發表與通用汽車等業者共同研發的新一代400千瓦產品。「2年前,飛宏就有亞洲第一支360千瓦充電樁,我們正在研發480千瓦,未來充電3、5分鐘就能跑600公里是有可能的,」飛宏子公司馳諾瓦董事長林飛宏在法說會上樂觀預測。 https://www.western-apptech.com/en/hot_446750.html 2022-12-08 Commonwealth Magazine 2023 Economic Forecast 2023-08-14 2024-08-14
WESTERN APPLIED TECHNOLOGY CO., LTD. Rm. A, 6F., No. 236, Sec. 1, Ziqiang Rd., Sanchong Dist., New Taipei City 241032 , Taiwan (R.O.C.) https://www.western-apptech.com/en/hot_446750.html
WESTERN APPLIED TECHNOLOGY CO., LTD. Rm. A, 6F., No. 236, Sec. 1, Ziqiang Rd., Sanchong Dist., New Taipei City 241032 , Taiwan (R.O.C.) https://www.western-apptech.com/en/hot_446750.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3-08-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western-apptech.com/en/hot_446750.html

「充電站會像加油站一樣,容易找到嗎?有足夠的充電樁讓電動車使用嗎?」這是多數民眾購入電動車前的心聲。回顧今年6月5日,宜蘭發生一起2名特斯拉(Tesla)駕駛「緊急用電、搶充電樁」而釀糾紛的社會案件,當電動車趨勢明顯、但充電槍仍供應不足時,勢必將影響台灣電動車的購車意願及用車體驗。

Handheld charging socket for charging new energy vehicles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當停車場充電車位不夠時,除了要搶充電樁,還要擔心充電到一半可能會被「拔槍」。圖/Getty Images

民眾駕駛電動車,當停車場充電車位不夠時,除了要搶充電樁,還要擔心充電到一半可能會被「拔槍」。今年陸續有幾起案件在特斯拉社群上討論,當電動車主在公共停車場充電,隔天卻收到App通知「充電被暫停」,原來是有其他車主化身為「拔槍俠」,看到別人正使用的充電槍,就想拔下來硬接在自己的電動車上;如果充電有費率計算,恐怕又延伸出新的消費爭議。

充電樁、充電槍的缺乏,讓不少電動車主感到很焦慮。據工研院調查充電行為資料顯示,電動車從剩餘電力10%,充電到80%,快充平均充電時間約30分鐘,這只是平常的場景,還不包括充電站停車格「滿位」的時候;換句話說,當充電站裡所有充電樁都正使用時,光是排隊進場的時間可能就要至少等30分鐘之久。

台灣預計2040年禁售燃油車,即未來電動車將100%取代燃油車成為主流,然而,台灣的充電環境卻跟不上發展進度,即便政府推出電動車補助措施,當充電樁數量及分配比例不均、或是充電規格不一時,將成為民眾購買電動車的最大隱憂,而當充電市場不大,電動車發展也將就此受限。

根據宅電(ChargeSmith)數據資料,截至2022年6月,全台共有1,399個充電站,其中,台北市有259個充電站,位居第一,台中市有210個、新北市有190個充電站。在充電槍方面,全台共有4,380支充電槍,前3名縣市分別是台北市994支,占比22.69%;台中市685支,占15.64%;新北市542支,占12.37%,可見六都之間的差距及城鄉分布比例不均。

當電動車需求擴大,充電樁的建設速度就該加快。據經濟部公共充電樁建置計畫,預計2025年全台將有7,800支充電樁,初步規劃在公共停車場、國道服務區、加油站、百貨公司及大賣場設置,這項「設樁計畫」是否趕得上購車的速度,仍有待觀察。

在高速公路設置部分,6個設置充電服務的休息站(包括湖口南北2站、西螺、關西AC慢充、清水、東山),總計34個充電車位。交通部高公局表示,第二階段規劃關西DC、泰安南北站、仁德南北站及蘇澳服務區計4個服務區設置6處快充站,預定2023年底完成建置營運。

另一方面,充電規格也有所不同,以DC快充為例,全台灣以特斯拉專用規格「Tesla TPC」、美規「CCS1」、歐規「CCS2」、日規「CHAdeMO」等4種不同規格組成。

資料指出,以特斯拉舊車型專用規格TPC充電樁占比37%最高,CCS2規格占32%為第二,CCS1規格占26%在後,可見特斯拉在台灣的電動車市占率最高,專用的充電規格也最為普遍。

值得觀察的是,特斯拉新車型從TPC改為CCS2規格,屆時DC快充接口將以CCS2、CCS1發展為主;不過,多數車廠僅限自家品牌專屬的充電規格,仍不互為開放,需自備轉接頭才能使用。

此外,電動車主使用公共充電樁常遇到的困擾,還包括充電站點周遭沒有可打發時間的設施、附近找不到充電樁、充電插頭不符合等狀況。台灣地狹人稠,需考量穩定供電因素,除了充電樁外,也必須設置多樣化的設施,包括電池交換站、電池回收站,以完善電動車運作的整體基礎設施。

儘管電動車不需天天充電,充電一次能駕駛很久看似問題不大,但電動車趨勢來臨,當公共充電樁成為難題、加上車主未必有條件配建私人充電樁時,勢必將影響購車意願。

台灣已訂出2030年電動汽車市售達30%,2035年提升至60%的目標,但據公路總局資料顯示,累計2022年前9個月電動車新車掛牌9,745輛,市售占比僅3%,離雙位數仍有段遙遠的差距。

全面禁售燃油車、改用電動車的期程,已晚多數國家5年,普及率也明顯較低,台灣未來能否跟上腳步,要先解決充電最大難題,打造使用電動車的友善環境,才會有愈來愈多民眾買單。

Previous Back to List